重归黄金年代

第四百一十六章 看法(3/5)

“再说了,我们可是南都一分厂,南都这个金字招牌在金陵还是有点名气的,我们代表厂家直接和他们合作对方也放心,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宋援朝点头表示同意,孙耀良的思路是对的,直接跳开中间渠道商掌握终端销售渠道,这个想法不得不说很大胆,可同时也有非常可行的操作性。

“不过这种销售方式也有些弊端,我这里有三个问题实在不好解决,还麻烦领导协助。”孙耀良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你小子还和我来这套,有什么话就直接提,我先听听。”宋援朝也不说行还是不行,笑着说先听听他的条件。

“第一问题!”孙耀良竖起一根手指:“这种销售模式说白了就是积少成多的模式,因为针对的销售渠道和之前不一样。之前厂子里的销售是直接面对供销社这样的大渠道,所以对方每次进货的数量毕竟大,至少也是一车的量。可现在不行,你想呀,一卡车的汽水得装多少?按照大解放的装载量来计算起码得300件往上吧?可那些烟纸店能要得了那么多货?就算能要他们也没地方去摆呀。所以按照我的经验,和烟纸店合作每次进货数量最多也就几件差不多了,充其量不会超过20件。”

孙耀良说的没错,销售对象的不同,销售的数额也是不一样的。供销社、三大公司他们都有自己的仓库和网络,而且大部分也是以批发为主,所以他们的进货量是相对比较大的,一次性进货百件很正常,多的甚至上千件的也有。

可烟纸店这些小店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后世的便利店,甚至连便利店都不如,店面就这么大,有些还小到只有一个售卖窗口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大批量备货。

这就造成了如果直接和这些渠道合作时每次叫货量的问题,普通一家烟纸店充其量每次也就要个两三件,十来件已经算是多的了,这样一来运输也就是配送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