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是七月了,如果现在就出发,王成伟肯定是能够赶上九月份的科举考试的。
武威城所在的凉州是上州,按照大唐的规定,凉州刺史也有资格推举三人参加科举考试。
唐初的设计,唐代科举有六门。
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和明算科六门。
秀才科要求最高,太宗年间,曾经因为各地州府推荐上来参加秀才考试的人水平不行,太宗皇帝惩罚了各地刺史。
自此之后,参加秀才科考试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到了唐中期秀才科已经不再考试。
明经,考核的就是对经义的通晓程度。
唐代根据对经书的通晓程度,又分成通二经,通三经,通五经,九部官方确定的正经,只需要真的精通经书,就可以自由选择考试。
第一步是贴经,就是在背诵的经书中,选择一些默写天空。
这对于玩家来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反正玩家随时可以用面板查询经书。
第二部口试,也就是考官面试,考官出题,考生对答,这对于玩家来说算是比较难的一个部分。
但是只要古文功力够,还是可以参加考试的。
最后是笔试了,这考的就是策论了,也就是后世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目。
这要求考生对于题目进行阐释,对各种现实问题提出对策。
进士科的考试和明经科差不多,但是将第二部分的口试改成了作文。
作文就是诗赋,做一诗一赋,考察的是考生对文学的造诣。
唐代的前期,明经科比进士科贵重,但是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唐代上下又极重视文学,进士科逐渐成为六科中最贵重的一科。
到中唐时期,就有了“宰相必出于进士”的潜规则,进士出身也高于其他途径进入官场的官员。
可是虽然如此,但是唐代的科举制度依然是有不少漏洞的。
唐代没有和宋代使用湖名誊卷的制度,批改考卷的考官是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的。
而且主考官的职权极大,唐代主考官被称之为座师,凡是座师所取的学生,天然上就是座师的同党。
在唐代中期的牛李党争,其实就是两个唐代宰相和他们弟子之间党羽的争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