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秦步月所见,这一层做的是人体融合物的实验,他们要的是可操控的人形怪物,完全听令于“主人”,且有一定的自我判断力和行动力,而这,就需要保持身为人的意志……
实验成功过……
最高拍卖了一点五个亿。
可笑的是,买家不是绿洲的人,而是来自命运之钟。
——君不为。
应该是化名。
乐土真的是乐土吗?
凌驾于堕落之上的“乐土”。
秦步月继续往下翻,看到了密密麻麻的“账目”。
第四层和前三层一样,详细记录着“收入”“支出”和“分配”,自成体系。
红尘实验室好像是“dú • lì”的,甚至每一层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
诚然,每一层都有负责人,但负责人并不需要向红尘总部上交任何资源,完全属于这一层的红尘使者,至于能够获取多少资源,靠自己“运营”。
秦步月不禁想到了避难巢。
分布在城郊的数百个避难巢,也是“自治”的模式。红尘使者随意占据避难巢,收取的标签与其说是上交,不如说是拿去外城“交易”。
如此散漫的管理,本以为是避难巢的特殊,现在看看红尘实验室——如出一辙。
“无私”红千诩,到底在想什么?
或者该说,他到底要做什么。
红尘实验室,这个丧尽天良的地方,无疑有着巨大的利润。不必高估人性,有买卖就有伤害,没有法律作为辖制,人心之恶,深如地狱。
秦步月不理解的是,红千诩没有从中“获利”,无论是避难巢还是红尘实验室,从成立到维系,都投入巨大。
别看避难巢环境恶劣,人们生存得异常艰难。可如果没有避难巢,城郊连一个活物都不会有,人们别说繁衍生存,早就被瘴气吞噬。
洗尽铅华也好,碧空如洗也罢,这些净化类标签并不便宜,而且有“持久度”,避难巢能一直存在,是因为这些净化型标签始终被维系着。
六百多个避难巢,至少六百多枚,这是笔不小的开支。而这些都是红尘总部直接划拨,并不需要主持避难巢的红尘使者来自掏腰包。
红尘实验室需要大量资金来建立和运营,哪怕后续启动的是“自治”模式,前期投入也是巨大的,更不要提还一直消耗着红尘无疆的名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