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早晚,顾筠都会等他回来,早和晚又有什么分别呢。
裴殊晚上吃了三碗饭,到底是年轻,吃过饭就忍不住想要动手动脚,用顾筠的话就是手脚不干净。
裴殊可是忍了一路了,算算他才开荤没几天啊,他又年轻,脑子里肯定全是这档事,磨着顾筠答应了,半宿没消停,次日一早又精神抖擞地出门了。
周长生叹了口气,他以为在漳渝县落脚了就有热乎饭吃了,哪知道还是一样,王氏还说,她吃的也是干粮,荒唐!
这边裴殊出门,顾筠躺了一会儿也就起了,她问过裴殊,要在这边住个一两年,就也想着缩减开支,养鸡她是熟的,就从乡下村妇手里买了二十只小鸡,十只下蛋的母鸡,总共花了一两银子。
王氏和韩氏看见了,却不想跟着做,家里又不缺钱,何必这样几文钱都算清楚呢,两人一合计,以后吃饭一块搭伙吃,又去人牙子那儿买了一个会做饭的丫鬟,这样吃饭就不用发愁了,还多个人伺候,正正好。
至于顾筠那般做,估计是因为家里条件窘迫,听说裴殊他俩从英国公府出来什么都没拿,估计日子不太好过,她们有钱,自然可以让日子过得舒坦一点,让人伺候不好吗,何必自己做,还养鸡,也不嫌脏的慌。
顾筠她再厉害,过得也就是这种日子,王氏和韩氏不羡慕半分。
他们俩买下人,顾筠也知道,住在一间宅院,墙还没人高,做什么都瞒不过别人。
别人怎么过日子是别人的事,以前顾筠也那样想,可和裴殊相处久了,又觉得亲力亲为好一点,一想家里的摆设是自己挑的,拖鞋是自己缝的,被子自己铺的,夫妻二人这么经营这自己的小家,点点滴滴都有对方的影子。
“咱们过咱们的日子,不管别人。”顾筠嘱咐清韵三人谨言慎行,切莫多话,“鸡先养在院子里,其他的地方若是有空,打扫收拾一番,这里离田地挺近的,若是别处没地方住,雇的工人只能住这儿。”
顾筠让春玉问问附近有没有村里人会做木工,还有做饭好吃的大娘,这样能省点钱。
开春的话种菜,用箱子种最好,这些她们就会。
顾筠:“再买点菜种,木箱子找人打,四周转转,打听打听这边百姓过得怎么样,还有吴县令为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