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是国宝级科学家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3/5)

“皇上赏这么多地心里定然是有数的,秋收之后卖粮给朝廷,产量只多不少。”顾筠道:“要是做军需,得以米面为主,油为次,一般地里庄稼,亩产也就三百多斤,赶上年景不好,三百斤都没有。”

裴殊点点头,卖给朝廷,亩产三百斤,一斤一文钱,一年能赚三千两银子。

也不少了,还能赚钱不是,粮种是朝廷的,给朝廷办事就不要指望像江南的粮商一样赚钱了。

一百顷地,每个庄户都有人,靠他们能给种上,就是耗时费力,要是有现代化机器,那就快了。

裴殊来这儿只种过菜,没种过地,但看过秋收。

秋收全靠人力,割麦子,拔花生,掰玉米,从早到晚,只能累了在背阴处歇息片刻,然后接着干。

春种的话有耕牛,能犁地,撒种浇水踩垄还是人来。

而不同的种子种坑高度深度,以及秧苗之间间隔间隙也有不同。

那些数据都在裴殊脑子里,若是按照那些数据种地,还得做出耕地的工具,麦子,花生,玉米的都不一样。

裴殊想先做个简单的,按照种子的间隙,弄成摇轮的,中间用木杆固定住,然后是间隔均匀的铁铲,每次用的话深陷到土里,往前推动木杆带着铁铲转动,然后铁铲掀起土,留下一个坑。

前头的铁铲挖好一个,后头的就跟上,随着推动木杆,坑也就挖好了。

不同的种子只要改变铲子的大小和一根木杆上铲子的数量就成,还有挖种坑的人得弯着腰,但是比一个一个挖快。

要是那种不用一个坑一个坑的种子,直接一根木杆一排铲子,多弄几排,多几个人来推就行了。

还有水车,每个庄子都来一个,顾筠庄子的棚子先不拆,可以多种蔬菜草莓,别的庄子也是,顾筠爱吃草莓的。

裴殊连夜画了图纸,到李老头那儿改,还有铁锨,得去铁匠铺子打,做好一个小的先试试水,除了力气不好控制不住其他地方都还好,推这器具还得用巧劲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