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顾宁昭自然想看。
陆锦瑶记着顾宁盛出生时,顾宁昭不大,但也知事儿了,怎么没见这么喜欢。
但仔细想想三房是庶出,血缘亲情自然淡了一层。
陆锦瑶无奈地看向郑氏,顾宁昭有理有据不好反驳,郑氏道:“一同去吧,你我看着,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陆锦瑶有些诧异:“……母亲也去?”
郑氏丝慢条斯理道:“自然,这是大事,我理当去的。”
她就是冲着小孙女去的。
郑氏身子也不错,现在又是夏日,她不去哪儿成。虽然关系断了,可总得见见家中的小辈们。
陆锦瑶点了点头,“马车我已经安排好了,母亲收拾收拾,我晚上和夫君说说这事儿,咱们明早出发吧。”
顾宁昭人小鬼大,这回也算如愿了,不吵不闹跟着陆锦瑶回去,然后把给妹妹的见面礼准备好。
陆锦瑶给姜棠回了封信,说要去寮城贺喜,信比人到的早,姜棠会知道她们去的。
晚上,她和顾见舟说了去西北的事,“棠儿生了,是个女儿,下月初六满月礼,我和母亲打算带着昭哥儿去看看,应该能赶上。”
顾见舟:“挺好,多带些人,去西北路上要好几日。”
陆锦瑶道:“等我们回来。”
这是三人头一回出这么远的门,也来不及把消息告诉别人,怕赶不上满月酒,次日一早匆匆就走了。
监视着永宁侯府的人把此事禀告给嘉明帝,嘉明帝让人继续跟着,他不是很信任永宁侯府,但走的只是永宁侯夫人和孩子,外加一个老夫人,跟着就好。
顾见山的娘子生了个女儿,挺好的,也算合赵禛的心意。
做皇帝也才一年,赵禛有些累,他要面面俱到不能松懈,也不知死去的两个兄长知道他现在这样是何感受。
两辆马车十多个护卫北上,路上偶尔在客栈歇一日,其余时间都在赶路,盖因有皇上的人,一路上风平浪静异常安稳。
七月初四,一行人到了寮城城门。
这里比盛京凉快好多。
一路颠簸自然不好受,总忍不住想掀开帘子透透气,寮城比陆锦瑶想象中要热闹,她晃了晃顾宁昭,“醒醒,要到棠姨家了。”
顾宁昭几乎睡了一路,醒来时还睡眼朦胧,一听这话,人立马精神了,“到了到了,可算到了!”
陆锦瑶一行人过了城门,门口有几个穿着一样的小厮,上前打听可是盛京来人。
确认之后就把人接到了顾府。
府上没什么好看的,经过小一年的时间,该有的样子都有,管家把三人安顿到了离正院很近的院子,态度极其客气,“老夫人慢些,有事直接吩咐丫鬟就好,大娘子这会儿还不方便过来,一会儿小人带你们过去。”
盛京来客,自然得厚待,陆锦瑶她们也带了丫鬟,很快就收拾好了。
姜棠还在坐月子,虽然是最后两天,可也得足日子。
这一个月实在难熬,不能见风不能着凉,姜棠偶尔会和顾见山说坐月子其实不必那么严苛,顾见山只会说不怕一万却怕万一,万一真的有事呢,到时后悔就晚了。
姜棠就这样被劝动了。
陆锦瑶来信说会来满月酒,但相隔甚远估计也快不了,这两日就让府上管事待人去城门口守着,今儿才把人接回来。
姜棠在屋里收拾了收拾,然后又把若若招醒,省着来人时呼呼大睡。
大约等了两刻钟,丫鬟禀告说:“大娘子,永宁侯的老夫人、夫人、小公子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