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知道殿下大好,也收了你的这份孝心。以后定要痛改前非,多读圣贤书,少给官家惹事!娘娘身体不适,就不见殿下了。”
赵似忍着气,必恭必敬地拱手答道:“臣一定谨记娘娘的教诲。”
麻蛋的,前身到底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居然让这么多人不待见?
仔细想了想,任侠豁达、好武尚勇,在汉唐或者明清的宗室身上,都能算得上好品质。
可惜生在宋朝,这个极度崇文鄙武的朝代。皇家传统就是风雅尚文,文官把持的主流舆论也只允许宗室们搞文艺。
如此看,前身赵似确实是个异类。
加上性情直爽,莽撞冲动,在官宦文人们眼里,就是异端!是昏庸顽劣!是纨绔残暴!
既然如此,那老子就一条道走到黑!
诗词歌赋,俺是比不过你们。可要是老子手里有枪杆子,看你们这些文人还敢如此自命不凡吗?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那些被压制了上百年的军官将领们,老子就不信他们心里没有火!
那么,本王就给你们一个机会。枪在手,跟着本王走,就能挺腰站直了,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有了这个定计,向太后的态度,赵似并不放在心上。
走在皇城巷道里,心里正想着事情的赵似,无意抬头,看到前面引路的梁从政,不由心头一动。
在羽翼丰满前,官家是自己最大的依靠,在他身边必须有一个眼线。
赵似出声问道,“政哥儿,俺记得你是元祐二年到六哥身边的?”
梁从政听到赵似亲切的叫唤,先是愣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