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要想好如何答卷,还要安排好自己的饮食起居吃喝拉撒,考验的不仅是学识,还有个人的韧性和应变能力,是一场对学子们的艰辛磨砺。
能数年参加科考,哪怕学识不到,这性子也磨砺出来了,即便放到基层,也能很快适应繁重工作,早早成为撑起大华国事运作的基石。
辰时,华灯初上,柴天诺提笔,重重呼了一口气。
一整个白天,终于把所有考纸全部写完。
扭头看看号房,有的考生早早歇息,有的还在油灯下奋笔疾书,还有些许正在就着冷水啃干饼,柴天诺感叹,不易。
以自己的修为都写的头晕眼花,这些孱弱书生必然更加不堪,无论文武,想要走到巅峰,皆需承受常人不能承受之苦。
考完,柴天诺和考官、监考官打声招呼,径直离开考场。
厚厚的卷子用纸筒封好,连夜送入皇宫,次日清晨,由大祭酒、文院院长陈知行、翰林院掌院学士苏成之,还有六部主官,一同阅卷审批。
“《大学》所答内容无误,便是标点也未出半点差错,解意流畅无卡阻,甲上!”
众人评议之后,吏部尚书方泽儒拿起红章,用力盖上。
“《中庸》、《论语》、《孟子》所答内容无误,未有半点差错,解意流畅,甲上!”
随着方泽儒次第盖章,四书全部审完,皆为甲上。
大祭酒赞叹点头:
“四书皆为甲上,属实难得,柴天诺果是奇才,能如他这般四书皆解的,实属罕见。”
众人点头应和。
人的精力终究有限,四书牵扯道理又多,所以天下读书人,一般都是主攻一门,其他三门做辅,如柴天诺这般四门皆攻四门开花的,实属罕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