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檀记事

12.村里聊天(4/5)

宋三成可不敢答应:“我家就种两块田,还不够自己家分分的,不卖不卖。”

在场谁没种过田呀?

大伙一听这话不乐意了:“两块田加起来也有好几亩,咋,你家一年吃几千斤稻谷啊?”

宋三成也笑起来:“那咋办?我这好稻种,味道好,就是贵。最好也才亩产一千斤。一千斤出七百斤米,也就够两三个人吃一年。”

“回头我家老头老太太,孩子姥姥舅舅姑姑大伯……家家户户不都得分点吗?”

“就这点儿,也就够自家吃吃。”

村里的人情往来就是这样,邻居亲戚的总是要分一点来,不用多,但是得表达情分。

大伙一算,多也多不出来多少,但肯定有多的:“不行,我今年还就必须吃上你家大米了,不然你家插秧的时候我不来!”

大伙儿纷纷应和。

这么说的意思,那肯定是帮忙插秧就不提钱了。

宋三成可不敢应:“就这么两块田,我们自己插秧也要不了两天……吃吃吃,真割稻子的时候来帮忙,大米饭管饱!”

大家嘻嘻哈哈的,等到一块田收拾出来,准备换地方时,这才有人想起来:

“那你收拾这一二十亩地,就种几亩稻子,剩下的准备干啥?”

宋三成也不瞒着:“种菜呗。”

“我寻思着咱不打药,到时候坐班车去市里卖,总不至于赔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