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大概是处在社交圈顶端人士的无知觉吧。”
“嗯???”
“就像是既得利益者很难意识到社会规则的弊端一样。”
“这样说起来,安德丽你更是社交圈顶端吧?你又是怎么感觉到这些的?”
“因为我喜欢——观——察——”安德丽拉长了语调,白了对面的人一眼。
“话说,圈子里这种浮夸,真的是原本就如此,最后还影响到了真人秀的创作思路吗?其实我觉得相反,说不定是受到了影视剧和真人秀的影响,才是现在这样的。”
艾普莉这个时候也跟上了思路,灵光一闪:“就像《教父》?”
“没错、没错!这个比喻极佳!”
《教父》这部电影用一个极有意义的样本,告诉了大家,文娱作品可以怎样倒逼现实——《教父》成功前,真实的黑手党就当它是个屁,什么鬼!?太假了!《教父》获得空前后,大家的变脸速度可快了。
黑手党:啊对对对,我们就是这样的!
到后来,各位教父们不像柯里昂教父那样说话,反而会被认为不合适、不符合身份。
“不得不说,照片还是拍的挺漂亮的...不是杂志大片的精致,但这个场景真的很好,很有镀金时代的美感,华丽张扬。”说说笑笑吃完早餐后,伊芙琳又重新捡起了报纸,试图以一个传媒专业学生的角度做出一些评价。
“这张照片应该会火。”
索菲亚不以为然:“即使我什么都不知道,也能说这张照片会火...这毕竟是莉儿嘛,大众爱她,对她始终好奇。”
虽然放出来的照片不只一张,但最后报纸上最大的那张照片却是以外普利为‘主角’的——当时她裹着的黑色毯子落到了座位上,人在敞篷吉普上站了起来,双臂伸展,橙红色的披肩被迎面而来的风吹起。
其实艾普莉在这张照片里,脸是有些看不清的...tōu • pāi的摄影尽力了,但当时的情况根本做不到拍好。或许那种抓镜头能力顶级的摄影师可以做到吧,可他们是吗?他们要是的话,也不会为报社做tōu • pāi的活儿了!
而且报纸图片的调色、精度也是一个问题...反而是发到网上的照片会清晰一些,现在已经很多人点赞收藏了。
但不管怎么说,那绝对是经典一幕。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家特别喜爱这张照片...这张照片里艾普莉混身主色调为金色的晚宴造型,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纽约最近的晚宴上,名媛们的选择,金色一下变得普遍了——要知道,上流社会一直喜欢使用不会出错的米色、黑色、各种大地色,金色这样夸张的颜色就算会用,也不可能大面积使用。
要做到这种影响,其实比之前艾普莉凭借一己之力逆潮流,让大家穿上宽松长裙、宽松彩色毛衣还难!毕竟新贵之外,有钱人都太特么保守了。
“大众显然认为,你现在是新的潮流文化的代表...新一代人总会有新一代的偶像、价值取向,身处这个时代的中年人、老年人已经无法准确地把握新一代人的想法了,而你却会是引领、决定这一切的人。”读到报纸里关于艾普莉的描述,伊芙琳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天呐!按照报纸的说法,莉儿你简直要掀起新一代的‘造神运动’了!”
“这些报纸总是这样,喜欢夸大其词、吸引眼球...虽然我觉得文章里也有一些正确的地方,比如十年之后再回看,莉儿是真的可能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的。至少十年前的帕里斯·希尔顿就做到那种程度了,莉儿总不会比不上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