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赶到比赛场地的李桐只听到这最后几句话……他只能和赵娜面面相觑。如今这孩子脑子都怎么长的,我们小时候这会还是教练要做啥就做啥呢!
“林然说的非常好!”赵娜脸上充满了欣喜,“比赛过程基本如同林然的总结,虽然赢了但还有些小问题没解决,想走的更远就要思考的更多。”
李桐也立刻从实战和训练出发,帮今天的带队教练赵娜补充“如果刚才林然说的没问题,那么周思洋和王梓衡的进攻选择就要更多训练,今天回去就要做3抢2的出球和配合训练。球场上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个人突破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始终突破不过去。那么就应该在训练中改进自己的突破方式或者和队友寻找配合。从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问题。”
场景化训练,就是给孩子们模拟比赛场总是出现问题的小型场景,然后让他自己在其中反复寻找解答方案。最终不同的孩子会找到不同的解,只要结果是正向,那都是教练希望看到的。传统的教练只能做一些脱离实战的套路配合,一方面解答过程可能不符合小队员的特点,一方面很多套路不太实战。这样久而久之,上场还是懵的。
孩子们互相讨论,是球队气氛最好的时候。李桐不反对队员说其他人的问题,有问题解决就好。球队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打出理想中的状态,有一半球感不好的孩子每天还在铁笼球场打没有出界的混战训练呢。球感好的孩子则进阶到场景战术模拟训练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桐沉迷于此。赵娜的教练组也被带的天天琢磨谁的问题是什么,谁应该怎么提高。整个球队水平自然水涨船高了。
李桐说了这么多,抬头看了看旁边场地。“走,我们集体过去看浦江外国语的比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