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足球场

第九章 再谈青训(3/5)

“什么乱七八糟的,鸿星尔克哪有钱做广告……”

“这么说也对,那肯定是球衣广告卡尔美!你看那熊爪子标记多么醒目啊。”

“哦!这球衣品牌原来叫卡尔美啊,我还以为百度出足球服了呢……”

吃瓜群众很多,李桐打横梁这个视频短时间内,就冲到了2000万浏览量,100多万点赞。足球运动在世界是第一大运动,但在国内参与这项运动的人其实不算很多,这几年参与运动人数都低过篮球很多。场地、社会氛围、孩子们的压力都严重影响了这项运动的发展。但这并不妨碍吃瓜群众的猎奇,相对其他更为专业的运动,足球这种看似简单的运动更能激起键盘侠的战斗欲望。

“这种花架子,其实谁练一段时间就行。中国球员就是追求这些无意义的静态动作,实战根本打不出来。”

不得不承认,这个球迷说的对。中国球员训练,很多东西确实是花架子,或者叫静态动作,静态球感。这只是足球里面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能力展现需要在符合足球规律的对抗中成长。在高强度对抗着,能让自己的动作更快速更隐蔽更有诱导性,而不再是观察、思考、再慢慢的做动作。成长的关键时候,中国孩子们缺失了这一环节。

踢横梁确实是花架子,但这花架子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会的。对任意球的千锤百炼的球员其实偶尔能打出这种连续击中横梁的感觉。不过小罗那视频肯定是合成的。主要那个击中横梁反弹回去的效果过于浮夸……

视频发酵过1、2个小时后,总算被一些熟悉李桐的朋友看到。“桐哥怎么可能是花架子,不是腿伤,他现在就是国足大腿。”

“搜李桐早些年的视频,你看看国少当年那些进球,亚洲区域谁挡得住。”

百米10秒8,娴熟的球感,对抗的凶横程度,李桐有资格被成为大腿,绝对不是花拳修脚的大路货。这样的解释也说服不了键盘侠,中国的球员和成绩也没什么说服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