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必……刚才那前锋对手上手的时候,我也踢了他两脚。人堆里他没看清,还以为自己摔的。”陈云颇为自豪自己的小动作。“我还进了两球,我这边的队友可都夸我技术好。”
你一省队女足退役球员,欺负他们那自然手拿把掐的。李桐擦了一把冷汗,对小云说“反正你注意啊,踢的过火了你再约他们肯定以后不来了。”
“行,我有分寸。”
陈云说完这事,确也没离开,吞吞吐吐的又对李桐说道“老板……绿茵俱乐部的赵娜他们说这个月结束后就不用我们球场办青训了,以后不租我们场地了。娜姐说不好直接给你说,让我给你说一声。”
赵娜,原来东华市队女足门将(东华是直辖市,也等同于别的省队),退役后组建了一个青训俱乐部,之前一直在李桐这个东江镇工业园区足球场青训,主要是李桐给的价格便宜,长期包训,周6周日上午4小时,一个月2000块。这也是李桐这阶段最稳定的收入。
“他们有更好的基地?”李桐一愣。
“主城区体委给他们联系了个学校,以后他们可以用那个学校做基地了。就是平时会帮学校组织各年级的足球课。”陈云其实没好意思告诉李桐,赵娜也让她过去做个兼职教练。
李桐沉默了,半刻后才说道“好吧,希望她们能坚持下去,踢球的孩子不多了。”
“嗯,娜姐也是希望学校踢球的孩子更稳定点。平时在我们这踢球的孩子请假的多,她们组织队伍参赛都困难。”
兴趣班足球最大的敌人就是不稳定的家长和快速消散的兴趣……做青训俱乐部生活其实都很难。
“老板,那我先走啦,明天我争取还约一拨人来踢球。”陈云背着背包拎着球鞋转身离去。李桐默默点了一只烟,看着已经黑洞洞的球场发呆。
几个月前,李桐突然从2022年穿越回到这个城市,并且继承了父母留下的这个足球场,两块五人场,一块八人场地。
李桐的父亲是徽省体工队足球队的一员,可惜当年徽省足球实在不力,不到30岁退役来到东华市创业,赶上了改革开放大潮,早早置办了几套房子。后来这东华市东江镇拆迁中,李桐的父亲也没要拆迁房也没要置业资金,就是在工业园区边缘拿了块荒地做了这一小块足球场地。
原因就是“我热爱足球,我想它好”。
可惜经营几年后,踢球的反而越来越少,除了一些80后大叔们,90后的年轻人根本不踢球。足球场经营越来越入不敷出,不但踢球的孩子没几个,甚至门票收入连水电费都快不够,现在已经到了一到天黑就无法开门的地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