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将汉语借子的日语、越南语读音也收集了一番。另外他还根据已发表的材料,收集了其他九种方言的发音。
有了这些田野考察成果,他开始了对古汉语音韵系统的思考。
最终高本汉成了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学术研究主要涉及汉语言学和考古学领域,一生著述达百部之多,研究范围包括汉语音韵学、方言学、词典学、文献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和宗教。
高本汉学术研究的最重大的贡献,是完成了对古汉语语音系统的构拟。
这个构拟体现在两本著作里,《中国音韵学研究》和《古汉语字典》。
在高本汉之前,中国语言学界对于古代语音原来只能借反切方法照韵图加以考证。高本汉发明了一套用注音字母对古音做描写,与反切系统的韵部相互检验,又以现代汉语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语言中的古汉语译借音进行对照比较的办法,在汉语音韵学方面,他以《切韵》为枢纽,上推先秦古音,下联现代汉语的方言,对汉语语音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汉语的中古音系和上古音系进行了语音学的描写,为每一个音类构拟了具体的音值,写成了《中国音韵学研究》。
该书影响极大,标志着中国现代音韵学史的开端。「《中国音韵学研究》读到哪儿了?」见到关门弟子这么忙的情况下还对本门学问没有抛荒,老爷子感到非常欣慰:「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