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神秘文化(3/4)

这个推论明显比周至的说法更加的科学,周至对比着盛兆明递给他的大溪文化早期,中期,晚期的照片,发现还是大溪文化中期,母系社会晚期的时候,最为“豪横”。

“在这几座中期墓里,发现了整条的鱼骨和龟甲,有的把鱼摆放在死者身上,有些置于口边,还有将两条大鱼分别垫压在两臂之下。”盛兆明说道“这种以鱼随葬的现象,在中国新石器文化中非常少见,除了大溪文化中有成系列的发现外,在其余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里发现得很少。”

“良渚文化里倒是有绿松石龙形随葬物,三星堆有大量的鱼型雕刻和水鸟装饰,会不会也是这个随葬形制的滥觞”

“你这想象力就有点太丰富了。”盛兆明摇头“如果是如你所说,那么以鱼随葬就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就算贵族和上层会采用鱼型装饰的玉、金属为随葬物,那平民呢是不是也该保留旧有的风俗习惯”

“所以我更倾向于它们是各自dú • lì的文化形式。”

“不说和外部文化的差别,就连大溪文化体系内的各遗址,其实都是存在差别的。”盛兆明继续说道“比如我们在江陵毛家山,就发现了以狗作为牺牲的现象。而大溪墓地儿童与成人的葬制基本相同,但在红花套和关庙山两处遗址,则采用的瓮棺葬。”

周至真正明白了业余和专业的区别,也不由得想起了后世网络上的许多民科,说到底还是因为利用普通民族所知太少,利用他们有限的知识加上脑补加工,打造出一些惊世骇俗的结论来博取流量。

换用老郭的一个比喻,就是网友们可以认真讨论用火柴发射火箭的可能性,但是真正的火箭专家参与进这话题里来,他就已经输了。

好比周至将大溪文化以鱼随葬的仪式和长江上游的古蜀文化的鱼鸟崇拜,以及下游的良渚文化的鱼龙崇拜关联起来,看似有道理,其实专家一听就得摇头。

“不过文化间的交流的确是存在的。”盛兆明说道“关于这方面,我们有许许多多的证据。”

“大溪文化居民以稻作农业为主。我们在房屋建筑遗迹的红烧土块中,经常发现有稻草、稻壳印痕。红花套遗址的稻壳印痕,经鉴定为梗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