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子冈牌(2/4)

不过那幅是行书作品,没有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何绍基晚年「追摹秦汉,遍访六朝」崇古尚朴的书风,而这一幅隶书,就非常典型了。

至于那份册子,虽然近现代画家的画作如今价值不菲,然而他们不是正经的书法家,随手写在信笺上的东西,现在几乎不被看重,没啥价值。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这份东西真的就是骆千和自己收集的私藏,送给周至也完全是知道了周至的为人和性格,都算是恰如其分的答谢。

可以捡漏上百万的东西都因为自己之前一句好话就放过,还附送价值几万的鉴定意见,这样的人有点「视金钱如粪土」那味儿了,骆千和知道他一定会看重自己现在这份还不值钱的私藏的价值。

不过周至也知道这份册页再过二三十年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法帖是名人所有作品当中,书写最活泼随性,最能体现他们书法风格,个人性格的「创作方式」。

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王羲之的《姨母贴》,王献之《鸭头丸贴》都是此类。

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些作品,记录着书法家当时的心神状态,换了心情,换了环境,换了年纪,你就算让书法家们自己重写一遍,都已经无法呈现出原贴的效果。

现在国内的收藏者们鉴赏水平大多还没有达到这一步,因此多在追求藏品时,考虑的是作者的大名气,作品的大幅面,甚至上过的大展会。对于作品的艺术水准本身,要求反而在最次的位置。

但是这样的情况终究是会随着国民欣赏水平的日渐提高而改变的,等到那个时候,光郑板桥,齐白石短短竖行字,价值都不下百万之数。

不过周至却又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对骆千和说道:「转眼还要去苏州拜访几位玉雕名家,麻烦骆伯伯再给我推荐几件有点意思的雕件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