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七百四十一章 生僻字的重要性(4/5)

“明代陈士元《名疑》曰:‘鲧封于崇,《国语》谓之崇伯,《左传》作崈伯,郑子产谓鲧殛羽山,其神化为黄熊,入羽渊。黄熊或云黄龙。”

“到底该是哪个字呢?其实以上说法都错了。这个字的写法,却是熊字少了一点,读音为‘尼’。”

“现在的粤省还保留这个字,有一个地方,就叫做熊(尼)山。”

“证据也是有的,《史记·夏本纪》正义亦云:‘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熊,音乃来反,下三点为三足也。’讲得非常的清楚了。”

“而束皙《发蒙记》云:‘鳖三足曰熊,龟三足为贲,由是言之,熊者熊(尼)字之讹,熊即熊(尼)也。”

“《左传》释文云:‘熊一作能,三足鳖也。’”

“任昉《述异记》专门辨析过这个字,认为熊(尼)这种生物,‘陆居曰熊,水居曰能。’应该是一种熊属之兽,又可以居水。”

“但是熊不可以入渊,所以还是三足鳖的熊(尼)的解释,更加合理。”

“而鲧化为玄鱼一说,则既可以理解为古代鲧字的另一种写法“鮌”字之析离,也可以理解为熊(尼)的发音的异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