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五百六十六章 规矩(2/4)

“买家会想,这小子干啥的啊,别是想撬行吧。卖家会想,这人啥意思啊,想捣乱啊,要是把那个买家挤兑走了,我东西卖谁啊?!这是其二。”

“还有一点,就是和行家一起逛市场也要守的规矩,到时候里不管怎么问我,比如这个东西对不对啊、价格多少合适啊,我买还是不买啊这些,我都是不会搭理你们的。”

“因为古玩行最忌讳当着卖家的面评论人家东西不好,或者说东西是赝品,哪怕是你已经看出来了,也最多给出暗示,可以找卖家收一笔‘封口费’,但是也不能说破。”

“因为这个行当的买卖,从来就不会保真,真假全凭眼力。”

“对对对,肘子说的这个的确存在,古玩行从来不公开打假,因为过去古玩业有行业规则,出了问题只能通过行会断是非,而行会对于‘打眼’的行为并不保护。”老柴点头表示任何周至的说法。

“如一九三零年,BJ老古玩商刘东轩,因将一块真黄田石看成假的,丢不起面子而活活气死;三六年的时候,七十二岁的老古玩商人沈古甫,因眼力不济花十万万元买了几件假乾隆官窑瓷,门店信誉受损,最后导致破产;”老王补充道

“传统古玩交易不单纯是价格上的较量,更重要的是知识和眼力上的较量。”老柴说道:“因此无论是买亏了还是卖漏了,均不能退货或找后账。因为古玩交易凭的就是眼力和实力,外行不懂也不敢买,敢买必须要懂。买家也许买假买贵,卖家也许卖漏卖低,买卖双方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退货或找后账的风气一长,势必影响其在业内的声誉。”

“那就没有办法惩罚卖假货的人了?”付霞愤愤不平地问道。

“卖假也分情况,一种是卖家自己没看明白,一种是卖家故意为之。”老柴说道:“老时节里,要是发现店家拿出来的藏品有问题,懂行的藏家只需要把器物的口朝下轻轻地放在柜台上,以示店家看着办。懂规矩的店家,只要听买家讲出子丑寅卯来,店家要必须请客,给封口费,行话里叫做‘挂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