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这次来蜀都,也是因为从地方史料的蛛丝马迹中,发现了一件遗失的重要文物的线索,并最终将其找到,特意来蜀都汇报的。”
“我们工美能够请到他担任我们的鉴定师,这是工美的荣幸,应该说,更是今天排到他那一列的各位待鉴定者的荣幸,这一点是母庸置疑的。”
“接下来我们就请他说一说对这件瓷器的鉴定过程,看看大家是否还会质疑其专业性。”
说完之后,孙老对周至点点头:“肘子,你说说吧。”
“行,那我来说说,这件瓷器为什么不是成化真品。”周至接过了话题。
“首先,我们应当知道各个时代的甜白釉所具有的特征。”
“我们首先说胎。成化甜白釉瓷器在炼胎上,增加高岭土的比例,并经过多层过滤淘炼,去除杂质,使胎体韧性加强,拉坯更薄,更细白,同时增加铝的成分,这样在烧制温度升高后,多数甜白器能处于“半脱胎”状态。”
“甜白器釉层有薄、厚两种,薄釉常施于薄胎及脱胎圆器上,釉面平整晶莹,器物的口、足边沿及带系的棱角处微显胎骨,足边沿的釉面截削整齐,施釉不淌,有光素与刻、印纹样两种装饰。”
“厚釉则是釉质凝厚,薄胎器的釉面,釉水的厚度更是胜过了胎体厚度,更为肥腴,多施于琢器,光素器;”
“少数器皿上线条流畅的暗刻花纹,有时候需要仔细地审视或借光线透视,才能看出纹饰或款字来。”
“但是我们要记住一条,那就是无论当时匠人的工艺再怎么精湛,也要受到工具的限制,手转制陶盘的重心,精度,都无法和现代机械制陶盘相提并论,因此无论如何,在制胎,修胎等方面,难免会出现器型不工整,厚薄不均匀之类的瑕疵。”
“而对于手工精工的其余部分,例如刻花、印花、修饰这些部分,才是他们的长项,其工艺水准,往往是后世工匠难以企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