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事件算是当年轰动夹川的大事,差点让刚当上书记的幺舅苏秀邦挨一个组织处分。
那次事件里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一名成都过来的知青,名叫江桥。
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江桥是大城市来的,见多识广,懂文艺,会照相,会打篮球,还会做菜。
关键还很帅,很快就和杜雨芬成了恋人,然后进入婚姻的殿堂。
那个年代与之类似的感情,很多并不值得歌颂,在返城高峰到来的时候,无数的人,没有经受住考验。
爱别离,求不得,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甚至还发展出一类文学,所谓的“伤痕文学”。
不过江桥和杜雨芬不在其列,江桥为了杜雨芬就留在榕山,直到去年,为了江舒意读书方便,才从榕山镇搬出来。
通过了解这些,周至基本可以确定,江舒意的性格更多地受到了来自父亲的影响。
就是那种遵从内心选择,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一旦下定决心,便不会再为世俗和他人的眼光而干扰内心的性格。
从这个角度去看,父女俩其实是一类人。
江桥能够为了杜雨芬发起“榕山大战”,而之后却又在榕山守着自家老婆,沉默低调了二十年。
这和江舒意一贯的娇娇怯怯小心低调,然而周至喝醉需要照顾的时候,她能够不听劝阻,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选择,其实是一回事儿。
周至打心眼里,是非常佩服和敬重这样的性格的,所谓做真是的自己只除了一点。
那就是这样的性格做起减法来,需要断舍离的时候,那也
是相当的干脆利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