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

第528章 争执(下)(3/4)

文官不甘心军方插手地方事物。

他们也会团结起来,斩断军方伸向地方的手。

朝廷执行曲天提出的政策,能一举多得。

皇帝苏河思虑片刻,道:“某些地方确实有山高皇帝远的迹象。

朝廷现在的能力,无法对地方的情况,做到实时掌控。

肯定会有地方关,侵害军方的利益。

地方官府增添一位军方的代表,这确实能有效避免,地方官涉及到军方利益时,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

内阁大臣李志升听到皇帝苏河这么说,他眼睛瞪的老大。

他准备带领部分官员,严词反对这项政策。

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李志升刚想开口,他就听到皇帝苏河说出“但是”这个词。

一句话的末尾有“但是”,定然会迎来转折。

他准备仔细倾听皇帝苏河的意见,有针对性的反驳这个政策。

皇帝苏河支持军方的政策,但他话锋一转。

“但是文武分治,这是大华帝国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绝不允许动摇。

地方官府决策官员,可以增加军方的代表。

军方代表只列席会议,地方官府决策官员开会讨论地方正常事务,军方代表不参与表决。

他只对涉及到军方的工作,进行监督。

只有在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军方利益时,军方代表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会议的表决。

这是朕的意见,军方代表具体能做什么事,大都督府和内阁进行商议。”

皇帝苏河这句话一出,文官们本来担忧的神情缓解了很多。

皇帝苏河让他们提出限制,他们一定会以最严格的方式限制军方代表。

军方代表很难影响到地方的政策。

大华帝国刚建国之时,地方的巡抚、知府、知县权力很大。

地方的事情,他们基本能一言而决。

这有利于建国初期地方的稳定,但也造成了很多贪腐窝案。

地方巡抚权力过大,导致山东黄河工程贪腐案爆发。

朝廷趁机调整地方的权力架构。

省一级增加了布政使和参政,涉及到地方的重大决议,由巡抚召开会议,这些具有决策权力的官员,共同表决通过一项政策。

这项制度稳定运行,随后又在府一级增加数位府丞,县一级增加数位县丞,完善了地方的权力架构。

皇帝苏河支持曲天提出的政策。

文官看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他们又开始用各种办法限制军方代表的权利,力求把军方代表的权利限制到最低。

军方也互不相让,他们与文官争夺着军方代表的权利。

两方吵了很长时间,作为代表人物的曲天和李志升,脸都吵得通红,一副怒气冲顶的样子。

下属把事情搞得差不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底线。

能做决定的首相魏时鸣和大都督冯三秋,这才下场一锤定音。

他们三言两语,就把这件事情定下。

首相魏时鸣拿着他们商量好的规定,递给皇帝苏河。

“陛下,这是我们两方商量好的规定。”

皇帝苏河看向这份规定,内阁对军方代表在地方能做的事,做了极大的限制。

军方代表的权限不大,但他能作为一颗钉子,打进了密不透风的文官体系。

大都督府也为军方代表争夺很多权限。

这件事情解决,文官和武将的气氛缓和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