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说书人

545.大小狐狸(2/5)

瞬间,红缨对卢楚的印象变成了“好人”。

而杨侗也明白这个道理,虽然说俩人在这品头论足的对女子来讲有些轻薄。可从侧面而言,也更加昭示了红缨在杨侗心里的重要性。

这话,其实就是对卢楚说的。

跟卢楚表明:这是自己人。

卢楚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顺着杨侗的话,以红缨的出身为由,给红缨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果不其然,卢楚说完后,便扭头对红缨说道:

“前些时日饮罢女官一壶茶汤,当真回味无穷。倒是要劳烦女官了。”

红缨赶紧施礼:

“不敢担当左丞如此夸赞。”

“哈哈,赶紧煮茶吧。”

杨侗催促了一声,任由红缨在旁边的茶桌上开始侍弄茶具,自顾自的对卢楚问道:

“左丞今夜可是有什么事情?”

他开始聊正事。

而知晓了这位飞马城的女官在殿下心中的地位后,卢楚计较了一番,似乎想通了某些东西,直接说道:

“回殿下,臣今夜来,是心忧河东之困局,想了一番周全之策,来跟殿下商议一番的。”

“哦?”

杨侗表情含而不露:

“河东困局?……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昨日不是已经出发了么?河东虽有流匪,可不过土鸡瓦狗而已。李渊到了那边,估计最多一年便可平定。何困之有?”

卢楚摇头:

“非也,殿下,对于大局而言,河东之局平定指日可待。可《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又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臣受孔孟先圣之道,又蒙殿下之仁,如今得坐高位,可却如履薄冰,生怕心不存仁。小仁者,爱己。大仁者,爱人。

河东确实已经平定,贼子毋端儿身死,麾下兵卒溃不成军,如今只能躲藏进深山之中惶惶不可终日。可说到底,这些人只是受毋端儿所惑,裹胁聚众罢了。而毋端儿一死,这些人便隐于深山却不敢在侵袭作乱,便是证据。而据说毋端儿在卫城时,为了与李渊对战,搜刮了一郡之地的粮种粮食,百姓食不果腹,又无粮种,今年怕是……要饿殍无数了。”

“啊!?怎会如此!?”

杨侗满眼惊讶,紧接着迅速被一股凝重取代:

“这毋端儿当真可恶!竟然连粮种都敢碰!……他就不想想没了粮种的百姓该怎么生存下去么!?”

卢楚满眼的认同,声音里同样有慈悲之意荡漾:

“所以,臣今日才来想与殿下说说。陛下走时,命殿下监国理政。殿下素以仁名为百姓拥戴,而陛下留下的一些未处理完的事情,想来也是存在一份考校之意。今年的河东,眼下倒还好,春夏万物复苏,百姓们翻些野菜之流尚可过活。可等到秋冬,这些贼人一无赦免、二无安身之地,等那时真活不下去了……河东恐怕又有大乱。臣以为,若真发生这样的事情,恐怕……在陛下那,也会对殿下不甚满意的。”

“这……这这这……”

杨侗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满眼凝重:

“那依左丞之意,该如何是好?……孤赦免他们无罪?”

“殿下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