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第0446章 恩师,张好古!(2/4)

第三个就是朱舜水,提倡的也是实学,反对,空洞说教,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

这三个家伙的学术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也是有自己的见解,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

这仨,方以智年龄还是不够,但是,在接触到了唯物论之后,立刻就来到了永定县,想要好好的琢磨琢磨这一门新的学说。

而孙奇逢和朱舜水则是想要跟张好古好好的辩论辩论,之前的陆成学说他们都是打嗤之以鼻。

但是,对张好古的学说却是要慎之又慎,他们是绞尽脑汁儿的想要驳倒唯物论,但是,张好古还没出面,他们就被黄宗羲给折腾的够呛。

在阅读了张好古的唯物论之后,黄宗羲就好像是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在经过实践之后,又把自己的理论和时间结合到了一起,倒是有一点悟道的意思。。

直接变成了唯物论最为坚定的维护者。

这俩还没有见到张好古就被黄宗羲先行摁在地上打。

无论是朱舜水饥还是孙奇逢居然无法驳倒黄宗羲,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理念,又被黄宗羲拉着去实践,去调查,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唯物论已经不是那么排斥,但是,对于张好古贬低孔孟的说法也还是保持了一个对抗的态度。

黄宗羲这一片文章,主要还是从公和私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王莽的道德出发点就是不对的,他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才把自己伪装成道德圣人,他的道德是为了让自己攫取权力。。

而张好古的道德却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维护制定国家的法度,张好古所遵守的是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是朝廷的政令律法,这不仅仅只是张好古自己要遵守的东西,同样,这也是朝廷的每一个官员都应该遵守的东西。

有法必依,张好古并非是道德圣人,而是遵守朝廷的规章和制度,这,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东西,他的道德不仅仅是约束自己的,也是约束朝廷每一个官吏的,只要遵循朝廷的规章制度,人人可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