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条令让他最终还是压制住了这种欲望。
虽然他是个部长,正J级,但有些事不涉及他的范畴,不能说的还是不能说,同校师兄弟也没情讲。
小看李正了。
龙刚有了这种感觉。
老首长就是老首长。
邵先勇看中的人,也许真的不是那么简单。
白鹰旅的无人机集群开始起飞并前往天鹅岭方向企图轰炸433旅油料补充车队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没等433旅的防控雷达发现这些无人机——其实很难完全发现,为了避免雷达监控温朝晖让无人机集群低空飞行。
除了一些大型无人机,小型攻击型无人机低飞其实很难被捕捉到信号,它们在雷达上看起来就像一只飞鸟,反射面积极小。
不过,姜煴负责的信息情报搜集大队却从白鹰旅的通讯系统里发现了端倪。
在短时间内,旅部和无人机营之间的通讯连急剧增加,这引起了姜煴的注意。
在反侦听过程中,433旅也对白鹰旅进行了同样的信号特征搜集和侦听工作。
毕竟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这是任何人都会做的事。
白鹰旅自以为自己拿到了433旅的核心机密,拿到了所有通讯特侦和电磁特征——这些特征是经过三个月不遗余力的搜集,然后人工加AI一起分析过,理出来的特征。
比如说,在训练场上433旅的一营的通讯特征和常用代码,二营的通讯特征和常用代码,又或者他们通讯分队的代码和特征,旅部指挥部的特征。
这些都会在海量的信息里进行筛选和分类,并做出标注。
破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捕捉电磁特征和通信代码却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只要事先已经有了相关的对应资料,那就很快能判断出对方是什么部门和什么单位之间的沟通,再加上位置移动上的变化,就能简单推断出对方大约接下来要进行怎样的调动。
何况,在白鹰旅的指挥系统里,还隐藏着姜煴埋设下的后门。
只不过李正叮嘱过姜煴,这个后门要在最后用,用就是H弹级别的武器,用的时候,就是让白鹰旅彻底绝望,好他们摊牌的时候。
这三个月来,按照李正的指示,姜煴设计和伪装了许多虚假的信号和代码,让几个合成营故意跑到距离鲤鱼门足够近的4号高地训练场上,故意释放出去给那台蒙在鼓里的白鹰旅侦听车进行搜集和侦听。
甚至好几次,姜煴担心那台侦听车的范围和功率不行,还主动把通信分队也调过去,在侦听车侦听范围内故意“演习”,让他们听个足,听个饱。
三个月下来,那台侦听车喂了一肚子足足好几个大容量硬盘的资料,以为收获颇丰,实则是中毒颇深了。
按照这套假资料区监控433旅的动向,白鹰旅吃亏上套也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老李。”
姜煴还是一副笑脸过来找李正。
这时候的李正和姜煴已经不在指挥车上了。
所有的部队已经进入了G314地区。
此时的李正在督促各单位进入相应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