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伎

59、金风玉露(5)(2/5)

先不说外出做一路长官能有什么好处,只这转运使做好了,到时候中央地方几进几出,再做出点成绩来,说不得十年之后又是一个大相公——郭可祯从侍御史到转运使,是从中级官员做到了高级官员,这等于是跨过了对大周官员来说最惊险的一步!

对于大周官员来说,从低级官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级官员,这是最难的。而从中级官员,到高级官员,这是最惊险的。最难是因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者太多,脱颖而出的几率总是低的发指。最惊险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官场斗争最多,一不小心就会栽进去,不能再往上走。

至于成为高级官员了,那自然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到时候无论是进是退,都能从容自如。那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大的朝堂fēng • bō,反而比中级官员时更安全...没那么容易成为‘炮灰’,而小风小浪的轻易动不得。

在郭可祯十拿九稳要跃过龙门的现在,大家趋奉他倒也不是什么怪事。

只是李舟百无聊赖...他堂叔李汨过去数年都是大相公,他住在堂叔家的时候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是时常见的,等而下之的官员就更不必说了。此时一个即将从御史台,转到转运使的官儿罢了,他还不怎么放心上。

只能说,小时候的经历让李舟的眼界不同于寻常,无论什么大场面他都能很好把持住。但那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坏影响,让他很多时候失去了敬畏心——他不知道,如果是他考取进士,再出仕做官,即使有家世在背后助力,想要在四十岁之前做到郭可祯的程度,都没有一定的把握!

一个连进士都还没考中的国子监监生,对一个即将出任转运使的朝廷官员漫不经心。不说失礼不失礼,只从这点就知他多少有些‘眼高手低’了。

“对啊,下官正说到这个女弟子呢!”旁边一个同僚笑叹道:“如今满城多少人在说她...说她——”

说到这里,说话的人停顿了一下。这引来郭可祯的好奇:“说她什么?我近日仿佛也听许多人提过她的名字。”

同僚笑着继续道:“说她有一等一的美色,又有天下绝伦的舞艺...早年曾见闻有一舞动天下的舞姬,如今却是不见了。只当是天下皆如此,一代不如一代。却没想到,如今还是好时候,有这般好女子!”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郭可祯饮下一杯酒,觉得莫名其妙:“不过是一女乐而已,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吗?”

“只不过,这女弟子也有最大胆的性子...才只是女弟子,便天不怕地不怕了!这一点,当初她在李尚书府上见赵副使时就现了端倪了,听当初同在李府的人说,赵副使不过觉得她不讨喜,令一乐工讥讽她,她便一点儿情面不留,当即作色了!”

“还有此事?”郭可祯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当下觉得不解:“我怎么听说子徽他正痴迷那女弟子...这事说来也是奇了,子徽对于女子可是向来不假辞色的!”

郭可祯和赵循、李尚书是同一科的进士,‘同年’的关系在此时可不同于一般,所以即使不太熟,郭可祯也是以字相称的...至于为什么同为一科进士,他现在混得比人差了些。这既是当官水准有差距,也是因为进士也有不同。

此时进士尊贵,高于科举其他科,更高于官僚中科举之外出身的,因为进士之尊贵,有所谓‘焚香礼进士’的说法。但进士之中也分三甲,即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二甲同进士出身。

而最为尊贵的‘进士及第’其实只有三人,即所谓的状元和榜眼(此时探花指的是进士中最年轻俊秀的一位,而榜眼指的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因为排榜时状元在上,第二名第三名并在第二排,犹如双眼,所以有‘榜眼’之说)。

郭可祯那一科进士,李尚书是二甲头名,即‘传胪’,赵循就更了不得了,他是一甲第二名,真正的‘进士及第’。那一年东华门外唱名,跨马游街,何等荣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