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不知不觉间有了一种下意识,老四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
从牛痘研究到大玻璃窗问世,再有认识到了牛顿的物理新学。一次是碰巧,但接二连三就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思想非同寻常了。
不由对比抽屉里放着太子的那份读书心得。
胤礽是按时交的作业,但内容不尽如人意。并不是有多差,只是平平无奇,都比不过老七的内容详实。
于是,特意收起了胤礽的答卷。
没给老四看,既是保留了太子的面子,也是不让老四为难去点评,毕竟太子是半君。
不给老四看又能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呢?
治标不治本罢了。
康熙有时也恨自己头脑清醒,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他不由要问胤礽凭什么服众?
凭仁义?凭才学?还是凭索额图一党的朝堂势力?或是仅凭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偏爱?
这几年只要深想太子的问题,心情总是沉重多过喜悦。
康熙也没了继续谈话的兴致,就给了老四一颗定心丸。
“朕答应你了,此次你一起南下,可以带着弘晖与弘昐一起去。至于你想轻车从简地去,这事朕再想一想。先把十四的婚事办好。”
“谢汗阿玛恩典。”
武拂衣保证,这一回行礼不能更真心实意。可以开始倒计时,还有一个月不到,就能出京啦!
她保证不会让胤祯闹幺蛾子,不让这小子成为她出京路上的绊脚石。“儿臣定会好好照顾十四弟。”
康熙等老四离开,对着桌上的几分读书报告沉吟了片刻。
纳兰富森的才学超出了他的预料,但转念一想又是在情理之中。
虎父无犬子,富森虽然没继承其父在诗词上的天赋,但学到了精神核心,是有了研究另一种学问的本事。
只不过,还要在等一等。
明珠被罢相,但是在朝中的党羽并未散去。此时,给富森重赏,对他而言不是好事。
随后,让梁九功把胤禩给找来。
从去年首批玻璃窗卖出,至今过去了两个月多。椿泰负责销售,这笔钱转手给了老八在京城内推广牛痘接种。
第一批有四百人已经完成接种,从老八的述职报告看,接种者都是情况良好。
眼下,把老八叫来,是为让他二选一。
牛痘推广工作要继续,负责人势必不能离开京城。老八是想继续组织管理,还是随行一起去江南?
胤禩来到乾清宫,并不意外康熙给出这样的选择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