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操盘手是很客观的,相信数据分析,根据k线图炒股。
更牛逼的操盘手,会找到最厉害的金融数据分析师,可以根据历史k线图,经过一定的统计和数学模型计算,推测k线图未来短时间内的走向。
这就像是知道了未来股票短期的涨跌趋势,炒起股来可以事半功倍。
兰亭暄现在就在力图预测k线图的走向。
她的数学能力奇佳,各种软件运用娴熟,跟那位操盘手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现在已经是三月,快到季末了。
投资部的基金操盘手们都是有kpi指标的。
他们并不是那种每天盯k线图的操盘手,但每个月还是要出把力,在股市里走个来回。
兰亭暄这两天就被这个基金经理抓着,配合他在股市里实时交易。
每当这个时候,兰亭暄就想起自己父亲沈安承当年说过的话,说他要用电脑程序炒股。
兰亭暄当年不明白,现在已经清楚,沈安承说的那种电脑炒股程序,可比现在国外用的那一套还要先进。
国外的那套系统,其实也就是追求个速度。
因为人来操盘,哪怕摁鼠标呢,都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但是电脑不用,只要设定好买和卖的临界点,电脑程序会节省人类操作鼠标和键盘的时间。
不过就这一点点时间差距,因为投行手里的巨额资金池,也会经常引发股市动荡,产生天量操作。
而沈安承当年构想的系统程序,却是把现在兰亭暄和那个基金操盘手两个人的功能结合起来,既能自主预测k线图走向,又能根据走向来决定股票的买进和卖出。
可惜了……
兰亭暄在心里感慨。
她头也不抬地在电脑前忙了一上午,累到连口水都没时间喝。
那个基金经理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套买进和卖出的交易,高兴得举手要跟她对掌。
兰亭暄挑了挑眉:“……柴经理,这波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