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谭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赴会(2/4)

对,这号人物也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当初他畏难边苦,一直走到了安西都护府最繁华的理所——疏勒镇,就称病滞留在当地,不愿再往前走了。而这样的备用身份,江畋在事先至少准备了十几个。

毕竟,在这些诸侯外藩林立,局面错综复杂的外域之地;来自大唐朝廷的权威和影响力,就未必有葱岭以东那么好用。就算是有一些本地驻军和官吏,尚可调用,但又如何保证他们的忠诚可靠呢?

而不是与地方势力暗中牵扯勾连,或者干脆就是素位尸餐的不作为;就如当初的拨换城一般。要知道,根据那位灰先知麾下三使之一,“宣德使”的供述,他们其实已在伏戾府往来活动了好些年。

这其中若没有地方上的强力人士,或是权贵家门为之提供助力,或是代为掩护一二;说出来也很难令人信服。贸然公开身份只会打草惊蛇。更何况,不同地区的局面和势力分布情况,也各有差异。

像是伏戾府境内,除了不满编的三营镇防兵,和一千名本地团结子弟,若干税吏巡丁之外;还有两家颇具势力的诸侯,端方氏和宇文氏。可以轻易在自家的居城内,调集和征发四、五千武装人马。

其中家族居城位于东山谷,却长期居住在罗烂城内的宇文氏,更是如今大夏国的顶级权门,大卿世系的西平府(报答城/巴格达)宇文的远支宗族。其先祖甚至还有一部分,故梵延纳国王族的血脉。

而端方氏则是来自吐蕃故地,现今的青唐都护府境内。当年随着吐蕃崩溃和覆灭,而成批跪伏在梁公的兵锋下,成为敢死效节军征战八方的,一众吐蕃旧贵族/部落酋首之一。遂以战功封镇在本地。

所以,在不确定这两家本地诸侯,究竟参与了多少,又有多少人牵涉其中的情况不明下;江畋只需要一个快刀斩乱麻的突破口。好在没过多久后,这个机会就随着一份精美拜帖,送到了江畋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