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谭

第一千一四十八章(2/5)

其中,李多祚世为靺鞨酋长,高句丽灭亡后,率部归顺唐朝。以骁勇善战着称,参与平定后突厥、黑水靺鞨、室韦及契丹的反叛,屡立军功,因此在二征吐蕃之后,就迁右羽林军大将军、上柱国。

而作为现场臣子中,地位最高的黄门侍郎裴炎,则是河东裴氏的闻喜大房出身;早年以门荫就读弘文馆,举明经及第,迁为濮州司仓参军,累历御史、起居舍人等,算是高宗一手提拔的殿前亲臣。

其中李多祚既是外族归化,又是功勋之士,执掌羽林军不过半载,而裴炎更是数月前才外放得归。因此,在场以这两者为首的众人;基本都是与当朝各方势力,牵扯最少、也最得信用的心腹近臣。

至于那些,以政事堂当值为名,被相继召入皇城大内,大多数的当朝宰相、宰辅们;却似乎被高宗给暂时忘却了一般。此时此刻的他,眼窝深陷的眸子中,似乎有熊熊烈焰在燃烧般的自言自语道:

「越王?纪王?这就是寡人的好兄弟啊!」「这么多年了,无论朕如何的推诚置腹,竭尽优待之能;他们就是心有不甘……心有不甘啊!」「如今,此寮更窃以为时机成熟,公然行那谋逆之举。」

然而,在场众人却没有一个,敢于主动回应和接口,来自高宗的自问自答:哪怕是在高宗充满期待的目光扫视之下,也竭力做出一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姿态来。唯有御塌旁的帘幕后响起女声:

「圣上勿虑,天家内外,不是还有代君封岳的太子,大可指望之么?」「只要深孚众望的太子,能够自中岳及时归还,便能迅速安定,内外朝野的人心,那这些区区的鬼蜮伎俩,又何足为患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