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谭

第四百五十八章 兼程(3/4)

行走在道路上,时不时又能看见被缬刻在山石上,诸如历代诗人白居易、岑参、元稹、韩琮、崔觐等,所留下的诗文题著,以诸多知名或是不知名的后来者的跟风题留,被称为诗崖的特色风景。

从周至县的骆谷驿开始,一路马不停蹄的穿过:满山野樱桃遍布的樱桃驿,谷水、黑水、交汇的三交驿,大山狭夹一隅的骆谷关、林关驿,胥水驿、大望驿、梨园寨、华阳关、回河镇……

最终抵达了山南西道的洋州真符县时,也只用了一天半时间而已。然后,再从真符县的白草驿补充食水,折转向西南向的兴元府境内;大概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抵达了兴元府治所所在的南郑大城。

而作为天下望要的两京十六府之一,位于汉中平原/盆地中的南郑,也无疑是一座典型繁华大邑;而且四下城门大开而商旅络绎,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受到,之前巡道御史进山讨伐失利的影响和波及。

然而,唯有在见到了亲自出来迎接的,兴元府少尹吕福光以下的若干文武官属之后,才能从他们的言谈之间,感受到那么一丝的紧张和忧虑的气氛;而在江畋抵达之前,当地已重新召集数支军队。

毕竟,兴元府既是天下十六处直辖府之一,同时也是山南西道的都督府,布政、转运、按察、度支诸使的理所,还包括了南郑县的县治。因此,在官场上俗称是一城七衙,恶贯满盈的所在。

因此,仅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根据山南西道都督府之命,聚集了包括临近的褒城、西县七八个县,征发而来的团练义勇、镇戍士卒;加强了地方的守备和巡逻,并且等待来自朝廷的下一步指示。

因此,当江畋率部抵达当地之后,也顺理成章暂时接管了这些人马的指挥权。但是,江畋也没有对他们给与太多的指望;而只是下令围绕着当地山区修建工事和哨塔,建立起数道警戒线和防线来。

事实上,在骆谷道中的直道上驰骋时,江畋也陆续收到了来自山南西道的消息。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围绕这次进山讨伐失利的内情;然后基本都将主要责任归结在,那位领军搜山的巡道御史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