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上医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双开花(2/4)

可老年患者还好,家属接受能力强一些,像这一次,一位幼儿,一位三十来岁的女患者,都是相当年轻的。

像方乐这样,必要的时候采取手术手段,术后中医参与治疗,尽可能的让患者恢复,这才是正途。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病救人的,没有必要一较高下。

“其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之前游医式的治疗模式逐渐就会被淘汰,小医馆和小诊所遇到急危重症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方乐缓缓道:“中医传统的成长模式是传承,师徒传承,父子传承,可无论什么样的传承,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基础上的,通俗的讲,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要练兵。”

“可随着游医式的治疗模式淘汰,小医馆和小诊所遇到急危病症的概率减小,中医成为某一家医院里面的专科科室之后,急诊方面中医就没有了优势了。”

“不能练兵,只能在科室被动等待,新人基本上很难成长起来,中医逐渐就会成为以保健和预防为主的低能儿。”

方乐又把和之前孙清平说过的一番话说给了祁远山听。

这个时候,一些乡村交通还不方便,像祁远山,还经常走街串巷,可再过几年呢?

这些都是方乐自己经历过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中医就不能退,要在急危重症方面有参与感,退的越多,丢的越多,再想回去就难了。”

“说的好。”

祁有民缓缓的从楼梯上走了下来,祁远山和方乐急忙起身,过去搀扶着祁有民来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下。

“方乐说的非常对。”

祁有民坐下之后,欣慰的看着方乐:“这几十年,我就是一路看过来的,发展太快了,变化太快了…….”

“这几年,也偶尔有一些人来我这边坐坐,前几年小薛就来过一次。”

祁有民口中的小薛,正是燕京的薛曙阳。

祁有民至少要比薛曙阳年长十二三岁,喊小薛倒也合适。

“当时就中医的情况我们有说过。”

祁有民叹了口气:“只不过,我们都没有方乐看的长远,看的透彻,其实这两年,就沪上这边,随着医院的增多,医馆诊所遇到急危重症的情况都少了很多。”

“所以,在术后治疗,危重病症方面,中医就要尽早扎根。”

方乐笑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