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里奥先生苦笑:“娜西,你怎么能这么说。”
安娜丝黛西把手中的勺子一丢,气哼哼地靠在椅子上:“爸爸就是不爱我!”
黛菲娜慢悠悠地走过来:“娜西说的对,凭什么只让她一个人去寄宿学校,我也要去。”
安娜丝黛西:“……”
这边耍脾气的大女儿,正打定主意要和自己的妹妹吵架来着,却没想到黛菲娜竟然开口附和自己。
年幼一点的姑娘,也摆出了不讲道理的架势,苍白清瘦的小脸上闪过几分委屈的神色:“大家都说,寄宿学校毕业的姑娘,就可以出入社交界,去参加漂漂亮亮的舞会。为什么只让娜西得到这个机会,我却不行呀?”
黛菲娜自知这句话说得半对半错。
在十九世纪复辟王朝时期,但凡家中略有资产,不论什么阶级,非常流行将自家女儿送去修道院附属的寄宿学校接受教育。
所谓“接受教育”,事实上寄宿学校教导的除却宗教知识外,也就只有一些很基础的入门科目。长辈将女儿送去寄宿学校,并非要求少女们学习什么知识,而是在于为她们贴上“受过教育”的标签,为日后嫁人增添筹码罢了。
关键在于寄宿学校完全封闭,进入学校的少女们接触不到世俗社会,接触不到油盐柴米,更是接触不到任何男人。
而这种情况下,对那些浪漫小说中描绘的灯红酒绿、奢侈舞会产生幻想和期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若是贵族出身的小姐,离开寄宿学校,自然要进入社交界,穿上母亲精心定制的漂亮衣服参加舞会沙龙,亲自体会浪漫小说中的生活。
若是寻常人家的姑娘呢?倒是也有例子,福楼拜所著《包法利夫人》莫过于此。沉溺于幻想中,几度为了梦想中的“爱情”而出轨偷情,可她最终却在不切实际的追求中债台高筑,服毒自杀。
假意憧憬不过是做做样子,黛菲娜心底很明白,她和安娜丝黛西是不可能因为去寄宿学校就步入上流社会的。
但黛菲娜是假的十岁,安娜丝黛西可是真的十一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