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妥当的法子,就是“有官府之实,无官府之名”。海东公司什么鬼?公司经理又是什么鬼?没听过啊!肯定不是官。
那就不可能是建政谋反。
“海东公司”就是在这种安全考虑下出台的。
名义上,海东公司是在洛宁社旗下。公司之下分为开荒处,开矿处,渔业处,灌溉处,工匠处,交通处,建筑处,文教处,田租处,海盐处,收支处等十几个处。
总之,什么名字低调土气,什么名字不像官府衙门,就采用什么名字。都是权宜之计。
崔秀宁问:“民政主官有了,那军事主官呢?”
“海东岛”的民政主官叫洛宁社海东公司经理,往大了说其实就是后世的布政使。那海东的军事主官往大说就是后世的提督。
两人把这军事主官命名为“洛宁社海东保安团长”。
保安团人员编制一千起步,隶属于洛宁营之下。没错,李洛的军事编制规划,营才是最大的战术单位,比团、师都要大。
保安团下辖三个联(不是连),一个直属队。联设联长,每联三百余人,下辖三个队。
队的编制从五十人提升到百人。
保安团长的叫法的确难听,和霸气的将军,都尉比起来土的掉渣。除了足够低调一无是处。
这次带来的一百乡勇,队监队副全部升任联长,什长全部升任队长,连士兵也能升任什长。
这一百乡勇几乎都是高丽汉人,在李家坞堡训练了几个月,已经不算新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