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主婆/穿越去做地主婆

第121节(2/2)

而刘小虎觉得脑中哄得一声,顿时思绪乱糟糟起来,耳中反复只有一个声音,成安县曹氏!

是她?是她?是她的意思?

而在此时,看出众人疑惑的李蓉忙释疑道:“陛下,曹氏,就是刘大人的……前妻。”

皇帝觉得有生以来这是他遇到惊喜最多的一日,他的目光与朝中所有人一样,都转向了刘小虎,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他恍惚记得,刘小虎曾说过,这个曹氏极精通农事,如此能说出这样的看法,也是正常的,只不过,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如果这个曹氏不是那个曹氏,他这个做皇帝,自然毫不意外的要进行封赏,朝廷可不是歧视妇女的,想当年治平年间长乐女子钱四娘兴修的木兰坡,就获得朝廷的嘉奖,只是,这曾经的夫妻俩持的是截然相反的观点,这赏了前妻,算不算打了前夫的脸?

“陛下,曹氏偶听人说起朝廷要推广大棚之事,她当年亲自种着,深知其大利,知道陛下爱民心切,本不敢妄议朝事,但她长在民间家中世代种地为生,见惯灾年荒年,最知民众对果腹之物的依赖,当年才会只求区区几亩地而让出价值万金的早熟莲藕种植法子,为此还遭到成安县令大人的不解,曹氏说服县令大人力种水稻为主,劝朱大人勿争莲藕之乡之名,为保民生口腹之物而重,这是成安县朱文清上书为证。”李蓉不紧不慢的说来,一面拿出一封上书举起。

这话说得,听起来平淡无奇,但众人怎么听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似乎有些字眼,李蓉咬的过于清晰了些,什么叫亲自种着?什么叫让出种植法子?什么叫劝服县令大人?伴着李蓉的叙述,刘小虎面色沉如水,目不斜视,那犹如高倍聚光灯的目光,也不能探出他此时的心思,只有靠他最近的邓绾,不自觉的瞄了一眼,刘小虎垂在袖中微微颤动的手。

皇帝再按不住心内的好奇,也顾不得再考虑这算不算打了爱卿的脸,忙让内侍接了过来,果然见朱文清字字详细句句朴实,以那曹氏当年的作为力谏不可随意推广大棚菜,请以谷粮为重。

“如此,成安县朱文清、曹氏,忠勤可嘉,各封赏银百两、四表礼,加封朱文清食禄一千石,赐曹氏织锻织锦十匹。”皇帝思虑片刻,为自己这个决定暗暗交好,这样即赏了曹氏,也让刘小华面子上好过些,说完,下意识的看了眼刘小虎,见朝中众人的目光也都在刘小虎身上转啊转,只转的那个年纪还不大的孩子,再掩不住难看的脸色。

“退朝。”皇帝忙吩咐,以往缓解刘小虎的难堪,在起身回宫的路上,皇帝忍不住想起这个曹氏,想到曾经也见过一面,没想到不仅做了一手好饭菜,还如此精通农事,倒有些不同与旁人,再想那曹氏的模样,却是想不起来,只记得似乎有些莽撞无礼,敢直视自己,他一路想着,走进了曹太后的寝宫,今日曹太后刚吃过药,精神好了些,看到皇帝步履轻松,嘴角还挂着一丝笑,不由笑道:“官家,何事如此高兴?”

皇帝闻着屋内的药香,看到床榻上的祖母,满头银丝,因为在床上躺的久了,肌肤越发显得松弛,心内不由一酸,坐下来,握着曹太后的手,真切的道:“娘娘,你今日可好些了?我着人去宫外寻良医,娘娘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曹太后只是一笑,道:“官家无须费心,这生死之事,哀家一向看的轻。”

说的皇帝有些难过,那曹太后知他心意,便接着问他为何事高兴转开话题。

“娘娘。”皇帝来了兴致,刚要兴致勃勃的说,忽地想起那曹氏是被曹太后做主休掉的,顿时有些犹豫,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曹太后自然看出他的犹豫,笑了笑,道:“官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