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你们这些人来的不多啊……”说话间。朱烍为首的一干人已经走过来,目光扫过这边与众献媚邀好不同的清流一党,其中几个门下便高笑道,“挨了几板子就起不来了,也太不禁打了……”
此言一出,举众哗然,清流党众面色铁青,却无人敢出声反驳斥责。
“一群怂包!”朱烍从人后走出来,哈哈大笑,不屑地扫过这些人大步而过。
顾海在人后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的跳,跳的他头疼。值的微微垂头抬手轻按,再抬头见朱烍等人已经走向正殿,正与四五个年老的大人说话,气态飞扬,丝毫没有后备的谦卑。
“据说朱大人曾和郡王私下说过,将来子承父业……”
“什么?”
“会答应吗?”
“当然会……郡王可是得到朱大人倾力相扶持的……”
旁边的低声窃语传来。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传言,当初四位郡王进京时,虽然明面上并没有跟朝中大臣来往,但这种事根本无法阻止,郡王们要寻求支持,朝中大臣们也自然要提早准备,而朱春明便是文郡王的支持者,这基本上是人尽皆知的事。
顾海吐了口气,别人不知道。他知道,按照顾十八娘所说的几年后新皇登位,便是朱春明灭亡之时,根本不可能有子承父业的事发生。只是如果有可能成为新皇的却不是顾十八娘口中的哲郡王,而是命定里不该存在的那个人。
一切都变了,朱春明的命运也会变吗?
顾海再一次看向正殿,朱公子正伸手揽过一个同样锦衣华服的年轻人,热情的跟诸位老大人说什么。
“天呀……”顾海忍不住抬手揉了揉眼,失声道,“那……那是谁?”
“哦?哪个?”身旁的同僚听到,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哦,能谁啊,朱大人的干儿子喽……”
朱大人虽然没有亲儿子,但干儿子干孙子多得是,例如这次杨太生死刑一勾绝,立刻有几个朝中大臣跑去认干爹。
“他?他……”顾海有点口舌不清了,紧紧盯着那正殿前站在朱大公子身后的年轻人。
“那可是正牌的朱二公子,别看是个家奴出身,可是深的朱夫人喜欢……”旁边的同僚低声说道,“别小看了这个家伙,长了一张好皮囊,有一身好功夫,目前就在刑部朱大人手下,可是个咬人不叫的好狗……”
顾海不由往前走了几步,想要更看清这个人,礼乐声此时响起,在一队侍女内侍的引导下,身穿华服头戴金冠的文郡王缓步而出,而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说笑交谈,大礼参拜。
顾海跟着众人拜下去,再抬头已经看不到那年轻人的身影,像他这样身份的官员,根本就没资格进入大殿里。
“含之,来,咱们坐吧。”有人招呼他。
顾海应了声,再次看了眼满是朝廷重臣豪门望族的正殿,他的脸已然沉沉。
“好……狗!”他低声说了句,转身入席端坐。
鼓乐声透过窗缝幽幽细细的传了进来,与那边正殿的歌舞喧哗欢声笑语相比,书房里的隔间内显得格外肃杀。
拔出最后一根金针,彭一针的里衣已经被汗湿透,这不是因为室内燃着火盆的缘故,而是每一针都凶险之极。
见他站开,一旁的黄内侍便忙着上前,先是取过一旁的薄被轻轻给文郡王搭在腰上,文郡王闭着双眼,紧紧皱起的眉头以及同样布满汗珠的身体显他承受了巨大的痛楚。
黄内侍轻轻地拭擦,他已经尽量的小心,但每一次碰触还是让文郡王的身子微微的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