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榜眼,三次战争。
李鸿儒只觉次次都有不同。
但相较于往昔的期望和忐忑,他此时倒没了什么念头。
该打赏的侯君集已经做了提前的分配。
如同他们在高昌国都城中难于核查诸多将士一样,朝廷也不会强行让他们吐出战利品来。
私吞战利品有罪,但征伐高昌国胜利有功。
侯君集觉得功过相抵,李鸿儒感觉大致也就这样了。
没法升官,也没什么奖赏,也便没什么人有期望。
一行十余人齐齐入了金銮殿。
金銮殿中,唐皇和朝臣早有等待,亦是齐齐就位。
金銮殿的气息有些凝重,有喜庆之像,但凝重的气氛更多。
待得开场客气数句,一些人的脸色开始有了变化。
“陛下,臣请奏!”
“讲!”
“侯大总管西征大胜是好事,但自身不正,更是约束无方,肆意让麾下兵将掠夺,此风恶劣无比,与汗国等劣根之国毫无区别,有损大唐秉承正义的出师,更是让我等以后出师无名,埋下了重大隐患!”
“若如此行军,岂不是有公器私用之嫌!”
“焉知侯大总管有没有在其中为自己谋取私利!”
金銮殿中,叙说战功和奖励之事尚未开腔,随即就有人开始了上奏。
覆灭高昌国已经两月有余,朝廷早已经获取了足够的信息。
在此次金銮殿议事之前,便不乏各种探讨与争论,唐皇对此并没有发表意见,只是任由群臣叙说。
眼下则是到了当面对质的一刻。
“候卿可有辩解之处?”
金銮殿宝座之上,唐皇有着发问。
这让侯君集抬起头,注目看向唐皇。
唐皇的目光极为深沉,但侯君集似乎看到了一缕失望。
在李靖之后,唐皇便开始另外扶植人。
侯君集很清楚自己就是重点培养的对象,唐皇希望他能接李靖的班,从此成为大唐的柱梁。
侯君集觉得自己已经足够谨慎小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