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小白不耐烦地挣脱她,这才啧声道:“行了,回去吧,记得给我fā • lùn。”
“好,好的,嘿嘿嘿。”舒檀撸到了猫,觉得真香,忍不住乐起来。
跟个傻姑似的,厉宁述心说,然后摇头叹了口气,伸手关上了门。
第二天上午,16床患者的淋巴结组织培养结果回报:马尔尼菲篮状菌(3+),直接荧光镜检(+),舒檀看了以后,总算松了口气,赶紧出医嘱让护士给他把药用上:
“临嘱,伊曲康唑注射液,200g,q12h,2天。”
“长嘱,伊曲康唑,200g,qd,静滴,两天后执行。”
正指导着唐静静开医嘱,张璇就进来了,“舒檀,16床能确诊没有?”
“确诊了,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医嘱正开着呢。”舒檀忙应道,边将医嘱单塞进打印机,边让张璇看检验结果。
张璇看了一眼,点点头,“待会儿我们查一下这个,叫学生们都去,难得见到这样的病例。”
顿了顿,又道:“陆标,邱,你们也都去,虽然你们不像舒檀运气好能早早就亲自管一个,但多去看看总没错的。”
于是等到查房,一大群人呼啦啦一起往病房涌,声势浩大得很,将病房站得满满的,一直站到了门外。
“先跟你们说个好消息,检查结果出来,基本确诊了,不是结核,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现在的治疗方案是……”
舒檀在跟患者和家属交代最新病情结果时,厉宁述正趁着门诊病人还没来,一目十行地浏览着舒檀发给他的那篇论。
然后打开电脑上的住院医师工作站,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登陆进去,搜索五年前的那份病历,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明明是舒檀管的病人,却挂在张璇的床上,原来当年那个值班医生是她。
都说呼吸科的张主任看病时很大胆,有时候甚至剑走偏锋,让人看着害怕,却又偏偏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或许也只有这样大胆的人,才敢在明确病情后,仍然将这个病人交给一个研究生,不仅仅是有史教授在背后支持的缘故,还因为她对自己的技术足够自信,相信若是舒檀搞砸了,自己也能马上纠正方向。
所幸没有,厉宁述浏览着页面上漂亮的病程记录,遇到张璇,对舒檀来说,或许也是相见恨晚。
他忽然又想起自己借出去的那本笔记,也不知道她看得怎么样了,又能不能看懂。
要不然,找机会问问她?厉宁述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